良济养生暑湿感冒,别再靠热捂发汗了
入夏随着气温攀升,医院、门诊里的感冒病患明显增多。这种夏季发作的感冒相对于冬季感冒,往往持续时间更长,更难治愈,困扰了不少人群。很多人习惯把夏季感冒笼统地称作“热伤风”,其实夏季感冒除了热感冒之外,还有一种特有的感冒,中医称为暑湿感冒,一般只有盛夏才“冒头”。暑湿感冒和暑热感冒,皆是因感受暑气而生,但两症的病因和病机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夹湿。
何为“暑湿感冒”根据中医辨证对感冒的理解,暑湿感冒的病因是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冷饮,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此发病。此病的病位在于肌表与中焦脾胃,所以症状表现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脉数,口虽干而饮不多,舌苔虽腻而少黄。若暑湿犯肺,肺气不清,还会有咳嗽痰粘,鼻流浊涕的症状。
通俗点讲,就是夏季暑湿之气过盛,若在空调房间呆得太久,洗冷水澡或过食生冷,感受暑湿夜寒,致使暑湿淤积体内。古语有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这也是中医上讲暑湿感冒“病势缠绵”,不太容易好的原因。暑湿感冒不仅让人气虚,无精打采,还会造成消化不良,通常表现为恶心、无力、头昏、没食欲等症状,体质虚弱的患者还会反复发作。
病症辨别眼下,是暑湿感冒多发的季节,很多人对暑湿感冒和其他感冒及症状区分不清,结果延误了治疗。专家提醒一定要正确辨别暑湿感冒,对症下药。
冬季感冒:夏季感冒和冬季感冒的最大区别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因此,如果夏天热伤风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就不太好,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喝姜汤等对付冬季感冒的常用手段,却是夏季感冒的大忌,更不能盖厚被子捂汗,恰恰相反,应该清热解暑。
中暑:有人会把中暑与暑湿感冒混为一谈。暑湿感冒属感冒范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明显的感冒症状;中暑虽有发热,但无其他感冒症状,这是两者根本的区别。暑湿感冒和中暑都有暑中夹湿的现象,所以两者都会出现相同的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
暑热感冒:是夏季感冒的一种,多因久旱酷热而生,属于纯粹的阳热证候。此类感冒的重要特征是热象突出,是四季感冒中症状较重的一种类型。会出现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苔黄,脉浮大而数等症状。
辨证施治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以达到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和小儿暑感宁糖浆等。
预防夏季感冒,关键要控制好身体的“小环境”,也就是说既要防暑又要防寒、防风和防湿,特别是很热、大汗的时候不要快速降温及用冷水洗头、冲身,也不能对着冷风直吹,更不要久留在强冷空调房内。
另外,为了远离感冒特别是夏季常见的暑湿感冒,应该适当进行室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应该注意避免过多熬夜,避免过度疲劳。
李良济国医馆专家建议平时可以把薄荷、竹叶、菊花、连翘等当茶喝,长期坚持喝,可以驱散身体内热,对预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中药秘方:
以竹叶石膏汤为基本方,取竹叶、甘草各6克,生石膏30克,半夏、荷梗、粳米各10克,板蓝根、麦冬各20克,党参、玄参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传播专业健康养生知识
分享养生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