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暑新人六合定中丸与祛暑老炮儿藿香
全国各地已经进入炎热气候,就像昨天河北石家庄,气温直逼39°,简直要把人烤干。
如此看来,炎热的天气真的会使大部分人都感到不适,于是很多人开始想办法纳凉防暑,比如经常开空调、喝冷饮之类的。这样做虽然能有效的降低体感温度,但是室内外温差变化大,会让机体受到影响,若不注意,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患感冒。
夏季感冒,民间俗称“热伤风”,中医认为此病是因人体虚弱,外界的风热、风寒、风湿之邪侵入人体所致。热伤风在夏天很普遍,因为夏天天热湿度大,人们往往贪凉,吹空调、吃冷饮,不利于湿热散去,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感冒。
暑湿感冒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无非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感受风寒之邪而得。它的主要症状包括:身热不扬、微恶风寒、微汗、头身困重、胸脘痞满、纳呆、苔腻、脉濡数等等,属于外感病。这里强调几点:首先就是会觉得胸闷,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不想喝水,容易大便不成型,这是非常重要的指征。然后就是湿热为患的发烧,往往下午温度高,有的人甚至就在下午开始发烧,非常典型。最后则是舌苔白,或者厚腻,或者满布,这种舌苔的状态,这往往是诊断的最主要依据。
这个时候,可以试试六合定中丸
配方:
广藿香、紫苏叶、香薷、木香、白扁豆(去皮)、檀香、茯苓、桔梗、枳壳(去心、麸炒)、木瓜、陈皮、山楂(炒)、厚朴(姜炙)、甘草、麦芽(炒)、谷芽(炒)、六神曲(麸炒)组成。具有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腹痛泄泻。
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腹痛泄泻。
藿香正气丸主要成分有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广藿香油、紫苏叶红、桔梗、生姜等,辅料为蜂蜜。方中藿香发表解暑,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为主药。紫苏叶、白芷解表散寒,和中去湿,为辅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行气宽中,陈皮、半夏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补脾益气、利湿和中,共为佐药。生姜、大枣既能调和营卫又能调和脾胃,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之功。
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
当然,除此之外,藿香正气丸还有其他别的功效
祛痰,止咳平喘
桔梗所含皂甘及陈皮所含挥发油,均有剌激性祛痰作用;半夏的镇咳作用明显;甘草则既能祛痰,又能镇咳;陈皮对气管及支气管有轻度扩张作用,而有助于平喘。诸药配合,有祛痰、止咳平喘之效。
适应症:痰多咳嗽。
用法用量:用杏仁10克煎水,送服藿香正气丸;每次8~10丸,1日3次,连服3日。
缓解眩晕
适应症: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可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丸化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治眩晕、耳鸣、耳聋
适应症:眩晕、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用8~10丸藿香正气丸,每天服3次,连用3~5天。症状改善后,再用六君子丸调理。
治瘙痒
适应症:蚊虫叮咬
用法用量:用适量的藿香正气丸化水外搽患部3~5分钟,很快就能消除瘙痒。
治疹
适应症:湿疹、汗疹、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用藿香正气丸化水外涂皮损处,每天3~5次,连用3~5日。
治小儿痱子
适应症:
用法用量: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
不满3月的小儿,药液与水比例为1:3;
4~12个月的小儿,药液与水比例为1:2;
超过1岁的,药液与水比例为1:1。
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跟着以下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