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饭,试试中医外治法
小儿厌食在临床十分常见,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病症。各年龄皆可发病,但以1-6岁的儿童多见;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是造成孩子厌食主要病因。小儿厌食必然厌药,因此运用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较易被宝宝和家长接受,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遵循的是“脾胃不在补贵在运”的原则,现在就给爸爸妈妈们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
1、小儿推拿:
让患儿仰卧或俯卧于床,或平坐母亲双腿之上;用单侧或双侧手掌根,主要以鱼际腹着力,由上而下推揉患儿腹部之膻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等穴,连续30-50次,可达消积导滞,调畅气机,除烦安神的作用;推三关(由腕部至肘部向上推其前臂桡侧边缘一直线),能温阳补脾气。
、捏脊疗法:
常规手法——从尾椎到大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捏3遍,然后提捏3遍,以听到响声为最佳效果,父母自己操作时,宜每日1次,1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为佳。捏脊疗法对厌食的各型患儿都非常适用。
3、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为直接作用,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到粘膜皮肤,通过毛细血管或淋巴管的吸收进入体循环,起全身治疗作用;一为药物局部刺激经穴的作用,通过刺激经络系统以调节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脐部为腹壁关闭最晚和最薄处,其表皮角质层薄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散,脐下分布有丰富的动静脉,所以药物容易进入血液循环。中脘为任脉经穴,主治脾胃中焦病变,行气消胀膏贴敷此穴,可促进胃肠蠕动,消积导滞。
1)敷脐:运用“调脾散”贴敷神阙穴以达运脾健胃作用。每天贴1次,5天为1疗程,每次贴8小时左右。
)多穴位贴敷:调脾散贴敷于神阙(即肚脐所在的位置)、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气海(肚脐下两指宽处)、关元(位于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处,仰卧取穴)。每天贴1次,5天为1疗程,每次贴8小时左右。
4、灸法:
对脾胃气虚、脾运失健证或兼胃寒阳虚者特别适合(可隔姜或其它),有如下几种方法:
1)将灸条灸上脘(脐中上5寸)、中脘,每次半小时,每天1次,5天为1疗程。
)用艾条灸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约15-0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以后每周-3次。
5、针刺疗法:
1)刺四缝:三棱针刺入患儿双手四缝(第-第5指掌面,第1、节横纹中央)约1分深,挤出淡黄色液体,7天点刺1次,直到刺后不再有黄白色黏液为止。治疗14天为1个疗程。
)多穴位点刺:点刺四缝、内关(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中脘、足三里,每周1次,3-5次为1个疗程。
6、耳穴贴压:
选耳穴脾、胃、饥点、交感、皮质下、神门、大肠,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所选穴位上,每次按压-3分钟,使患儿产生酸、麻、胀痛感,每日按压3-4次,3-4天更换l次,两耳交替施治。
针对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中药贴敷、推拿、捏脊、灸法、针刺、耳穴贴压均能刺激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直接或间接增强患儿胃肠蠕动,减慢肠管推进性蠕动,促进消化,增强吸收,起到助运脾胃的作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厌食,方便、安全、有效、易被接受,尤其在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方面有独到优势,孩子及其家长不妨一试。
不吃药不输液!中医针灸轻松治感冒说起来,感冒虽不算个大病,但也真是病来如山倒,打喷嚏、累、浑身没劲儿甚至到处疼。不想学习,不想工作。这个时候是该吃点儿药呢?还是等着身体自己好起来呢?还是喝碗姜汤,捂一捂呢?小编今天就和大家科普一下“感冒”这回事儿,并分享一些应对感冒的好方法。什么是感冒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病程一般为3~7日。表现通常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对小儿、年老体弱者威胁最大。感冒由于感邪轻重不同、体质强弱的差异,病情有轻重有别。轻者称伤风,重者称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时行感冒。辨证论治感冒一共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大家可以记下表格里不同类型的感冒都有哪些表现,这样在不小心感冒时,就能自己判断并对症下药了哦~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暑湿感冒感冒的针灸治疗
1.主穴
合谷、大椎、外关。
.配穴
风寒感冒加风门、肺俞、列缺。
风热感冒加尺泽、曲池。
暑湿感冒加中脘、足三里。
头痛加太阳穴、头维。
咽喉痛少商点刺出血。
恶心呕吐加内关。
鼻塞加迎香。
针刺迎香穴针刺中脘穴针刺太阳穴
3.操作
主穴用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
风寒感冒可以加灸法。
风热感冒,大椎、少商点刺出血。
每日一次,留针0-30分钟
总结:
1、针灸治疗感冒效果较好,特别对发热、鼻塞、头痛症状的改善明显。
、在感冒流行期,针灸双腿的足三里,每日1次,连续3天,有预防作用。
感冒吃什么
豆豉二白汤
淡豆豉1g,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
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趁热服用。
温中散寒。
姜枣苏叶饮
:苏叶3g,生姜3g,大枣3个,红砂糖15g。
生姜切丝,大枣去核切片,与紫苏叶同装入茶杯内,以沸水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加入红糖搅匀,趁热饮用。
温中散寒。
菊花芦根茶
菊花5g,芦根10g。
沸水浸泡代茶饮饮服。
清热除湿。
总的来说,风寒感冒者,宜多吃发汗散寒食品,如葱、大蒜、姜汤(可加少量红糖调味)等。
姜汤风热感冒者,宜多吃有助于散风热、清热的食品,如绿豆、萝卜、白菜、白菜根,可以用鲜梨汁与大米适量煮粥趁热食用。
绿豆汤
防感冒,最重要
预防感冒,可以记住这十八字诀:
1、洗
即冷脸热足法。早晨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泡脚,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另外,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以减少沾染感冒病毒的可能性。
、漱
即盐水漱口法。每天早晚用淡盐水漱口一次,可杀死口腔病菌。
3、动
即体育健身法。坚持户外活动,一星期至少要锻炼三次,每次30至45分钟,可以大大增强抗感冒能力。项目可因人而异,如散步、跑步、打球、做操、练太极拳、习剑、跳舞等。但锻炼不可过度,有研究证明,如果每次锻炼超过1小时,人体免疫力会下降,反而会增加患感冒的机会。
4、通
即通风透气法。居室的窗户,每天至少要开30分钟,使室内通风透气,让感冒病毒随空气流动排到室外。
5、晒
即勤晒被褥法。被褥要勤晒,被褥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起到杀菌作用。
6、饮
即饮用姜茶法。用红糖或白糖30克、鲜姜末3克,开水冲泡,睡前饮用,能有效地防治感冒。
7、熏
即食醋熏蒸法。每日用食醋在室内熏蒸15至0分钟,能杀除居室内病菌病毒,保障健康。一般10至15平方米的房间用食醋3两,略添水加温至蒸发。
8、滴
即米醋滴鼻法。在流感多发季节,用米醋兑水各半,装入滴鼻用的空瓶内,滴入鼻孔内数次,杀死鼻腔内病毒。
9、摩
即按摩穴位法。两手心相对,搓热后按摩迎香穴和涌泉穴,次数不限,舒服为度,早晚均可。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涌泉穴:足前部凹陷处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10、穿
即科学衣着法。衣服不要穿得过多,可提高身体耐寒抗病能力;因劳动或运动出大汗后,勿在室外大量脱衣,避免伤风受凉。
11、吃
即饮食均衡法。注意日常饮食营养的均衡,特别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1、服
即服药防范法。研究证实,维生素E、C能促进人体的免疫功能,每天服用至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C,对预防感冒有好处。
14、消
即餐具消毒法。不洁的餐具也可能是个感染源,所以餐具最好每周用开水消毒两三次。
15、补
即鸡汤滋补法。鸡汤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感冒而胃口不好的人,可以喝些清淡的低脂肪的鸡汤,以补充营养,更好地对抗感冒。
16、睡
即睡个好觉法。美美地睡一整夜,可使人的免疫细胞保持充沛活力。
17、避
即拉开距离法。感冒流行时,要尽可能减少社交,少去公共场所。遇到患感冒的人咳嗽和打喷嚏时,最好离他们1米以外,或转过身去。
18、呼
即呼吸锻炼法。集中精力,身体端正,两脚与肩同宽,两臂伸直深呼吸十数次,切忌憋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