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百科胃肠感冒

Q:什么是胃肠感冒?

A: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由病毒如腺病毒、杯状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可兼有细菌感染)和饮食过敏所致。主要表现为两组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呼吸系统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而发病多以前者先见和更为突出。正是因为胃肠型感冒的呼吸系统症状不突出,因此临床上易与胃肠炎相混淆。

Q:如何鉴别胃肠型感冒与胃肠炎?

A:如下表所示:

胃肠型感冒

胃肠炎

病因

一般是由于受到风、寒之邪侵袭,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暴饮暴食、过食生冷、饮食不洁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此外化学毒物或药品也可导致

症状

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腹痛、腹泻、呕吐等

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病机

外邪束表,肠胃里湿

脾胃气机升降紊乱

理化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和大便常规及粪便检查

血常规(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

治疗

抗菌、抗病毒、退热

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在此基础上对症治疗,如止吐、止泻等

Q:怎么治疗胃肠型感冒?

A:小郎中采用分证论治的方法为各位微友介绍如何治疗。

1.外感寒湿,湿浊困脾

临床表现:头痛鼻塞,恶寒发热,身重肢酸,脘痞泛恶,肠鸣泄泻,腹胀肛坠,舌淡苔白滑或腻,脉浮、濡略数。

治法:解表散寒,运脾化湿

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佩兰、苏叶、防风、厚朴、半夏、苍术、陈皮、枳壳、茯苓、神曲、大腹皮、生姜、甘草等

藿香正气水,四正丸

2.寒湿内聚,脾阳不振

临床表现:头痛恶寒,低热缠绵,脘痞腹胀,恶心嗳气,纳谷不化,日泻四五次,腹部冷坠,小便不利,面色晦滞,少气倦怠,肌热着厚衣,四末欠温,舌淡、苔白腻兼滑,脉沉弦无力。

治法:温中祛寒,运脾化湿

附子理中丸加减:炮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白豆蔻、桂枝、茯苓等

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丸

3.湿热蕴结,湿重热轻

临床表现:头重身痛,发热微恶寒,无汗口干,饮水不多,脘痞纳呆,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大便粘滞,日下四五次,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偏红,苔白滑兼腻,脉濡滑。

治法:清暑疏表,醒脾化湿

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白扁豆、厚朴、金银花、连翘、薏苡仁、淡竹叶、滑石、薄荷、甘草等

三仁合剂合六一散

4.湿热蕴结,热重于湿

临床表现:微寒高热,头痛面赤,汗出口渴喜饮,胸闷脘痞,胃脘灼热,不欲食,小便短赤,便意急迫,大便灼热臭秽,日下四五次,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白虎汤和六一散加减:生石膏、知母、厚朴、杏仁、通草、芦根、黄连、滑石、甘草等

Q:怎么预防胃肠型感冒?

A:可以采取如下方法预防:

1.胃肠型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人只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愈。如有发热,体温在38.5℃以下,可不做处理。倘若体温在38.5℃以上,可先用冷湿毛巾敷于头部、热水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温;

2.天气炎热,生冷瓜果要适度,不可贪食;

3.平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用油腻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4.夜里睡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或避免风扇长时间直吹,以免腹部四肢受凉而感受外邪;

5.对于脾胃虚寒或寒湿之邪所致的胃肠型感冒可以采用灸法,可选取的穴位有关元、神阙、内庭、足三里、中脘、阴陵泉、三阴交等;

6.在胃肠型感冒流行期间,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

Q:能推荐一下药膳防治胃肠感冒吗?

A:小郎中向各位微友们推荐两个药膳:

1.红糖绿豆汤

原料:绿豆克,陈皮10克,红糖25克

做法:将绿豆洗净,与陈皮一起放入锅中(忌)加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30分钟,待绿豆开花时调入红糖即成,可每天服一剂,分早晚两次服下,连续用药3天为一个疗程。

2.藕粉

原料:藕粉适量

做法:每次取50克左右的藕粉,用开水冲泡,搅拌至半透明状便可食用。

补充:藕粉经加工后,由原来的甘凉之性而变温,具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生津清热等功效。对腹泻、胃口欠佳、口干舌燥的人尤为适宜。再者,藕粉淀粉含量高,不宜多食,肥胖者少食。(倪胜楼)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与好友分享。

点击右上角↗查看   欲了解更多有关武郎中的信息,请回复“武郎中”或点击下边的“阅读原文”进行查看。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bg.com/gmyf/12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