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我为什么不敢喝藿香正气水

我为什么不敢喝藿香正气水

一直以来,小胖我都以重口味著称,什么臭豆腐、臭鲑鱼、重庆老油火锅、黄连素….,最近我还迷上了黑松沙士和白花蛇草水,不管是酸的辣的臭的苦的怪的,你看我都能接受,可唯独有一种味道,一种被奉为解中暑的古老神水,所散发出来的味道,是我从小到大,都不能接受的味道————这就是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这东西是我们传统夏季疾病的常用药,一般大家用来治中暑、防中暑、治呕吐腹泄等;最近上海天气暴热,在我的朋友圈里也有朋友,在发感觉自己中暑了,赶紧喝点藿香正气水。不过,这些传说、经验及贴子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藿香正气水药方的来源

藿香正气水药方最早出自唐代“药圣”孙思邈《千金翼方》: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厚朴、茯苓、陈皮、白芷、半夏(汤洗七次)、桔梗、大腹皮、白术、甘草。治伤寒头疼,增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泄泻,常服除山岚瘴气。

到了宋代,藿香正气散收入了有“国家药典”地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方中藿香芳香化温,和中止呕,并能发散风寒,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浊;厚朴、陈皮、半夏曲行气燥湿,和中消滞;白术、茯苓健脾去湿;大腹皮行气利温;桔梗宜肺利膈;生姜、大枣、甘草调合脾胃,且和药性。诸药合用,共成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下面是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

说明:在说明书品名正下方显著位置的“本品含生半夏”是一句“含毒药材警示语”,按国家食药监年11月4日发布的“关于修订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品种说明书的通知”,凡是含《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3号)中收载的28种毒性药材制成的中成药品种(见附录),其说明书项下标明该毒性中药饮片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增加警示语:“本品含XXX”。“生半夏”正是28种毒药材之一。

[不良反应][禁忌]依例“尚不明确”;配方含酒精,与部分药品联用可致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却没在说明书中警示,均说明其不负责任。

现在说明书的成分及适应症,实在跟唐宋时期没多少区别,时间过去多年,现代人仍痴迷愚昧时代凭阴阳五行逻辑组成草药方,实在对不起生于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

藿香正气水药方成分分析

我们先对藿香正气水处方成分的毒副作用作一分析,以下内容主要来自《中华本草》及《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在欧洲被禁用。厚朴含木兰箭毒碱,可能有箭毒样作用,可引起心动过速。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强烈剌激,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半夏也可致肝肾功能损害。生半夏对大鼠妊娠和胚胎具有非常明显的毒性。

生半夏是《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附录的28种毒药材之一。

半夏最近一起广为人知的事件是“张喜案”。年,张喜感觉胸闷气短浑身乏力,前往永安堂王府井诊所进行治疗,坐堂医诊断为“肝血虚、胸痹、心肾不交”并开具了处方,每剂含半夏40g。两疗程后,张喜感觉症状加重,于是停药入院,最终诊为尿毒症。年7月,张喜将张喜告上法庭,年05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王府井永安堂赔偿万元。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又名槟榔衣,有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胃肠动力作用,化学成分含槟榔碱,所以也跟IARC1级致癌物槟榔等同。

主要成分是甘草酸,有类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样作用,可导致水钠紊乱,低血钾,高血压高血糖,流产,小儿乳腺发育,男子阳痿及外阴萎缩,睾丸萎缩至蚕豆大小。

白芷全草含有挥发油,根含比克白芷素、比克白芷醚、欧前胡内酯、东莨菪素等。超量易中毒,可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严重时,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致死。中毒反应:首先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气短、心慌、大汗淋漓、血压升高、烦躁不安、惊厥,强直性、间歇性痉挛,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最后死于呼吸中枢麻痹。

含乙醇40%~50%,这对幼儿、酒精过敏者是危险品;如果患者不知情,在服用藿香正气水同时也服用一些特定药品,如头孢类、阿西林、硝咪唑类、磺脲类降糖药等,很可能引发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因为这些药品可抑制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中毒: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

防暑、解暑良药?加重症状

藿香正气水最常见的一个用途是所谓夏季“解暑、防暑”,夏季也是其销售旺季,传统上,很多工矿企事业单位还将藿香正气水作为防暑降温劳保用品发放。

人类是恒温动物,在高温环境下会排汗降低体温;但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水分摄入不足导致脱水,不能充分出汗来散热,体温可能升高到危险水平,就会导致中暑;中暑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到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如不抢救及时有可能导致死亡。

一旦发觉有中暑迹象,体温升高、大汗、口渴、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就应尽快脱离高温环境转阴凉处,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ml水加一茶匙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用凉水擦拭皮肤降温;如果体温持续维持较高医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中暑患者应避免饮含酒精饮料、咖啡、苏打水、茶水或糖水,其中含酒精饮料可加重脱水、加强不适。国内流传很广的“用20%~30%酒精擦拭皮肤降温”也是错误的,酒精经皮吸收会给病人带来风险,美国NIH及CDC的资料要求不可用酒精擦拭降温,国内急诊学教科书、《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版)》也均要求只用凉水擦拭皮肤降温[4]。不过,第八版中医急诊学仍推荐酒精擦拭降温[,所以谬种流传也源自中医教科书?

因为藿香正气水含40%~50%的酒精,很自然并不适合于中暑患者饮用,也不适于“预防中暑”,因为酒精有脱水效应,会增加高温损害的易感性。

感冒及肠胃感冒

藿香正气水说明书表示:“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这实际包括普通感冒及“胃肠型感冒”。

普通感冒指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呈自限性,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并无可“治疗”感冒的药品,但常见的复方感冒药可安全有效缓解感冒带来的头痛、流涕、发烧等不适症状。不过对幼儿,美FDA认为复方感冒药对幼儿未显示有效性且存在风险,建议不要给4岁下幼儿用复方感冒药,仅在有需要时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热即可。

中医则根据古老的五行阴阳学问可笑的将感冒分成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等类型,郎中就装模作样的“辩证施药”开不同的草药方子;然而这些没什么科学根据,也没有什么统一标准;藿香正气水似乎就是用于风寒、暑湿感冒,但没有证据表明其能缩短病程,更不用说跟普通复方感冒药比缓解症状的有效性,各种不良反应倒是很明确。

胃肠型感冒,准确来说并不是一个正规的医学名词,在中国多特指由病毒引起肠胃炎;在英语中“StomachFlu”是“Gastroenteritis/肠胃炎”的俗称,主要由病毒,如“柯萨奇”、“诺如”、“轮状病毒”等引起,也包括少部分由细菌引起,其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和/或发烧等。病毒引起肠胃炎也多是自限性,无有效抗病毒药,旧资料推荐的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病毒唑)、盐酸吗啉呱(病毒灵)无效且有较严重副作用,不应该使用;非细菌感染的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最大威胁是腹泻导致脱水,因此最重要的是及时口服补液盐或自配补液盐(1升水混入6茶匙糖和1茶匙盐)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按WHO统计,年有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而通过简单的口服补液的方法就能够安全和有效地治疗90%以上各种病因和各年龄患者的急性腹泻。

WHO认为如果大便非常频繁,似水或带血,或者持续3天以上,应当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无法获得医疗帮助,可以进行一个服用环丙沙星的3天疗程(成人每天2次每次mg,儿童每天2次每次15mg/kg)。此外,WHO认为对儿童决不能用止腹泻药物,因为它们可能引起肠梗阻。

似乎正因为“胃肠型感冒”由病毒引起,无有效抗病毒药,抗生素无效,最主要的是补液,而国人在长期中医药文化熏陶下,不管是医生或病人都强烈倾向要使用药物治疗,藿香正气水这类草药滥竽充数治疗,其“显效”不过因为本来就是自限性疾病,盲目相信藿香正气水还可能耽误了规范的补液,并带来用药风险。

很多人“胃肠型感冒“时服用藿香正气水是希望减轻“呕吐腹泻”症状,但是从其成分上看正适得其反:生半夏、白芷均有致呕吐作用;而大腹皮的槟榔碱有促进增强肠蠕动作用,是传统通便草药,腹泻患者服用只会加重。本质上,腹泻和呕吐应该都是动物排出有毒物的本能,现代医学认为不必刻意抑制,但刻意加重症状也没道理,重要的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企图服草药减轻呕吐腹泻不适却实质加剧症状实在是愚不可及。

《中医急诊学》也有推荐用藿香正气水治霍乱的,这也是一种胡搞。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感染病,如未经治疗,可在数小时内致命。据WHO统计,每年估计有万至万霍乱病例,有10万至12万人死亡,当然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极不发达、卫生恶劣国家。虽然霍乱是如此可怕,但据WHO的经验,利用口服补液盐,可使多达80%的病例得以成功治疗;极严重脱水的患者需要静脉输液。对霍乱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复方SMZ等,因为较明显副作用,一般是能不用就不用。

藿香正气水的不良反应

前面介绍到藿香正气水的各成分毒性很明显,而作为成药,藿香正气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挺高,有医生统计本院例服用藿香正气水的患者中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8%,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头晕和口苦等[9]。另有学者对收集国内医药期刊报告的零散的例霍香正气水所致的ADRs/ADEs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主要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如下:

这些不良反应从霍香正气水的成分中可推测出关联:

广藿香、厚朴、生半夏、酒精均有过敏可能;

酒精与头孢、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联用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广藿香醇、半夏和厚朴致呼吸困难、抽搐、喉部痉挛、甚至呼吸机麻痹死亡的报告;

对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酒精可能致上消化道出血;

半夏、厚朴可能致心动过速;

半夏、白芷都有致呕吐作用。

如前面对中暑、肠胃型感冒、感冒的介绍,这些疾病本来只需及时服用很安全的补液盐、复方感冒药即可,可见霍香正气水的不良反应是完全不必要的伤害。因为酒精有脱水效应,给脱水、腹泻类病患服藿香正气水就是妨碍其生存,也增加后期用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例不良反应中,有27例是儿童一次服用了10ml或20ml发生不良反应,1.从体重对比看,儿童服用成人剂量10ml,相当于成我单位体重的4~5倍,属超剂应用的;2.婴幼儿肝脏功能发育还不健全,容易产生酒精中毒;3.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作用;4.服酒精或经皮肤大量吸收入血,引起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造成脑及脑膜充血水肿,引起精神兴奋,出现烦躁不安。藿香正气水是无效有害的,犹其是对婴幼儿,所以也不必相信什么降剂量服用,没有用的草药,剂量打折也是纯伤害,同样,网上流传的藿香正气水擦拭退烧、贴肚脐退烧也是不可靠一样有会摄入酒精。

霍香正气水不良反应病例展示:

患儿,女,4岁。因咳嗽、厌食、呕吐1d,就诊。诊断为胃肠型感冒,给予藿香正气水5ml口服,2次/d。约15min后,患儿较早不安,出冷汗,呕吐少许白沫,颜面、颈部、耳廓潮红,皮肤瘙痒,有灼烧感,全身出现红斑皮疹,尤以面颊、颈、胸背部明显,连成片状,患儿呈痛苦面容。

男6例,女1例;年龄3—8岁。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消化不良。6例口服藿香正气水10ml,1例口服20ml。均于口服后1h内出现抽搐、双眼上吊、口周发绀、牙关紧闭,重刺激无反应,经吸氧、纠正酸中毒、止痉、调节微循环、促进毒物排泄等治疗后,患儿于1d左右均全部清醒,反应正常,语言流利,行动灵活,未见明显后遗症。随访1年,未发现异常。

根据中医理论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其中3例分别为8、10、11月龄男婴,临床均符合秋季腹泻诊断,治以藿香正气水3m1,每日3次,温水稀释后口服,首次服药后10min均不同程度表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口干思饮、颜面潮红、呼吸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立刻给予补液,30min后均安静入睡,3h后症状完全消失,数日后腹泻止,痊愈。~该医生自述开始不知藿香正气水含乙醇!认为是个别婴儿对乙醇较敏感所致!写文分享经验:严格掌握用量,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给予补充足够水份。这可医院!真可怕!同样以藿香正气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论文也真不少,而规范安全的做法不过口服补液盐!

患儿,男,13岁,因腹痛、腹泻给予藿香正气水20ml口服,服后约10min,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心悸、全身皮肤潮红,颈部出现风团样丘疹,腹痛加剧,给予对症治疗,约2h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患者,男,36岁,因急性胃肠炎,口服藿香正气水1支,30min后头昏、心悸、出汗,四肢出现少量荨麻疹,瘙痒。卧床30min后上述症状消失。当日患者又服1支,15min后觉天旋地转、心悸气急、出汗、口吐白沫并昏倒在地。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经急救后好转。

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年6月~年6月共接诊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患者10例,其中儿童两例;合并药种类:头孢哌酮钠2例,头孢唑林钠1例,阿莫西林1例,甲硝唑2例,替硝唑1例,酮康唑1例,未合并其它药物一例。临床表现服药后5min~1h,出现不同程度皮肤潮红(颜面部显著)、眼结膜充血、视物模糊、胸闷、气促、烦躁、心悸、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心电图检查4例为窦性心动过速。

男,20岁,因咽部疼痛来卫生队就诊,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头孢哌酮钠静滴,输液至第4天时,患者自觉鼻塞、头痛头沉、食欲不振,卫生队给予藿香正气水10ml口服。约10min后自觉气喘、胸闷,颜面潮红,脉搏增快。经紧急救治半个小时后症状完全消失。次日,患者自觉头痛头沉无改善,又一次口服藿香正气水10ml,半小时后,又出现以上症状…..

28岁男飞行员,感觉头晕、鼻塞,自服藿香正气水20ml,服药1h后自觉皮肤瘙痒,颈、胸、腹部可见大量不规则红色斑疹,结合病史,诊断为药物过敏反应。给予抗过敏治疗。作者认为需加强空勤人员用药管理,杜绝飞行员随意就医或擅自用药,对保证飞行安全非常重要。

藿香正气水,多大的生意?

查询国家食药监的注册库,“藿香正气水”有个批文!另外,同一处方还有其它剂型,如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合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冲剂、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片等家族成员,查“藿香正气”共有个批文。“藿香正气液”及其它片剂、丸剂不含洒精,所少会少了因为洒精到来的不良反应,但一样是对中暑、肠胃感冒无效,其它副作用还是一样。

“藿香正气”有多大的市场?查不到很权威的直接统计数据,但早在年,有专家预测市场规模25亿人民币,但行业龙头老大太极集团则认为市场规模可达亿人民币,而太极集团当时计划投资10亿,用10年时间实现藿香正气液等系列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其它厂家也有增加投资增加产能、拓展市场。[

小结

藿香正气水是传统解暑、防暑、呕吐腹泻用药,但现代医学有足够证据证明这些可能脱水的场景下,及时服用补液盐才是安全有效的;藿香正气水无效反而加重症状,其不良反应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对幼儿及合并服用其它药品的患者是个明显风险。藿香正气水处方源自唐代孙思邈的藿香正气散,1年过去了,其成分、功能主治、巫医式药理几乎没变更,有什么理性的理由让你相信这种千年不变的僵尸药方?对得起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对得起所受过的教育?

当然,识别藿香正气水无效有害不存在多少技术难度,任何人只要有正常阅读能力,将国外权威机构的中暑、腹泻指南、中国权威部门指南拿来与中医的胡说八道进行交叉对照就一目了然。为何药监部门仍许可这样的害人药大量生产、销售?其原因就是藿香正气系列产品,数百家药厂在生产,数十亿的年产值,丰厚的愚昧税。

怎么样看到现在,你还敢喝吗?

以上,文章只用于小胖为大家科普,不针对任何商业活动。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武汉白癜风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bg.com/gmyf/39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