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分类治疗以及输液的危害
步入冬天,天气越来越冷,不注意保暖的话就有可能感冒。中医将感冒分为很多类型,最常见的是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者的治疗用药是不同的,所以感冒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分清是哪种类型,才能正确的选择中成药,每种中成药都会标注是治疗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的是,正常感冒的病程大约为一周,如果连续服用某种药物或某种治疗方式2、3天都不见好转,那证明一定是治疗方向不正确,这时不应该继续用同样的药物,应咨询医生选择正确的方式治疗。
用中医理论来讲,风寒感冒的症状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而风热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涨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简单来讲我们可以把怕冷、发热轻、清涕作为风寒感冒的标准;发热重、汗多、黄涕、咽喉肿痛当做风热感冒来选择对应的中成药。另外从季节和个人体质上也可以帮助判断,秋冬季节或虚寒体质的人易风寒感冒,夏天或火旺体质的人易风热感冒。
从西医来看,感冒被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而“上感”又被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分别是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二者在治疗上是不同的。普通人很难自我判断自己得的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只有几种症状比较明了,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典型的细菌感染,而咳黄痰液也是细菌感染,而其他情况就不好判断了。尤其有的病人是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因此,要区分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医院化验血象。另外还可以做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进一步鉴别。在治疗上,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有效,病毒感染抗菌治疗效果不佳。
近期看到一些关于输液危害的视频,深有感触,觉得确实非常非常有必要普及输液危害的相关常识,因为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健康。央视的各类新闻节目不止一次的提醒人们输液的危害,但是好像丝毫没有减少人们对输液的依赖,最常见的就是感冒输液。“流感是个病毒性感染疾病,输液大部分是抗菌素,所以根本是没有效果的,自然的病程3-5天输液时间不变”这句话是我在看央视新闻时摘抄的,医院感染科主任,所以如果你输液3-5天好转那根本不是输液治好的,是你的自愈能力,但更可悲的是,输液这几天对你身体造成的直接危害或间接危害是很可怕的。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60%是输液过程发生的,发烧、呼吸困难、皮疹、过敏性休克肺水肿,甚至有死亡病例,(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而且输液过程中,微颗粒进入体内,也是形成血栓静脉炎原因。虽然有的时候输液会比口服药效果更快一些,但是跟付出的代价是完全不成正比的,所以还是强烈建议大家,能口服千万不要输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