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春季宝宝传染病高发,预防疫苗
春天之后,各类病毒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出来作妖。小朋友们的抵抗能力比较弱,于是就成为病毒们下手的最好对象。今天跟大家揭露一下那些“欺小怕大”的传染病真面目,最重要的就是预防方法。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者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流行性感冒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急性高热、全身酸痛、显著乏力和轻度的呼吸道症状。
普通感冒和流感是有区别的,流行性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来势汹汹、病情比较重,比如发热,体温通常超过39℃,一般在流感的流行季节,北方在冬春季比较多。在流感流行的季节,又以高热以及咽痛、流涕、咳嗽、胸痛等症状,则可能是罹患了流感。
其主要的判断指标包括一些辅助检查,比如实验室检查,做相应的病原学分析,其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比较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甲型H1N1型、H3N2型是常见类型。乙型近年也比较多见,临床特点都是发病比较急,来势汹汹、症状比较重。
2、感染性腹泻(以轮状病毒为代表)
感染性腹泻主要是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诱发引起。一般病毒感染,主要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感染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感染人群主要是婴幼儿,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腹泻、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稀水样便,严重的可以引起脱水。
3、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可通过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如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也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4、流行性腮腺炎
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儿童,有传染接触史。双侧腮腺同时或先后发生。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界不清,局部皮温无明显增高,质地韧而有弹性,触痛。腮腺导管口无红肿。伴发热。白细胞增高,以淋巴细胞为著。
如何预防
想要预防这些疾病,最基本也是最安全的就是带宝宝接种相应的疫苗,比如流感疫苗,麻腮风疫苗,轮病疫苗等。
生活中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及时通风,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家长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或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多喝水,多运动,多休息,避免接触已经生病的人。
图文综合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
更多关于存储干细胞的问题
您还可以直接拨打
--
电话咨询哦~
干细胞存储脐带干细胞/胎盘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