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来了,怎么办
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种“来势汹汹”的传播性疾病,往往一现身就撂倒一大片孩子。尤其幼儿园,更因为集体生活成为交叉感染高发的“重灾区”。宝宝发烧、哭闹、不吃饭……都让爸爸妈妈既担心又心疼。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怎样预防,宝宝不小心得上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肠道病毒是一类病毒的统称,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比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在我国最常见的是CVA16和EV71)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潜伏期为2-10天,病程一般为7-10天。宝宝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部分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宝宝的口腔、手心、脚心和臀部会出现皮疹或疱疹。但好在大部分患病宝宝的症状都很轻微,一周左右就会自愈。
?患病宝宝怎样治疗?虽然手足口病看起来比感冒要严重很多,但是这依然是无特效药的疾病,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药、所谓的抗病毒药;若是体温太高,你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物;大约需要7-10天的时间,孩子就会自愈。嘴里的疱疹会让宝宝很疼,拒绝进食。妈妈可以让宝宝用温开水或盐开水漱口,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咀嚼的食物来让宝宝舒服一点。也可以给他喝冰牛奶或吃冰淇淋来缓解不适。
?宝爸宝妈们要知道,一旦发现宝宝出现下列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手足口病的症状都很轻,跟普通感冒差不多。但是有很小的比例会发展为重症,比如脑膜炎、心肌炎等。重症是无法预防的,一些很危重的病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可能这就是手足口病让人害怕的地方。
早期发现重症并及时送医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孩子在3岁以下,家长要特别注意,在刚发病的几天里,如果有以下症状:持续不退的高热、精神萎靡或者烦躁、睡眠过程中一惊一跳、呕吐,请不要犹豫,立即带孩子去急诊。如果医生怀疑有脑膜炎,可能要做腰椎穿刺,请不要抗拒,听从医生的安排。
?传播途径——病从口入。手足口病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另外,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也会造成传播。?防病——洗手是最方便有效的预防所有宝宝可能会放进嘴里的东西都要清洗干净。不仅要给宝宝勤洗手,妈妈在给宝宝换过尿布后也要勤洗手,也可以用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另外家里要多通风,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有些感染者并没有发病症状,但在发病前几天,就已经携带了传染病毒。疾病高发期间,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凑。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最简单、最重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宝爸宝妈们要记得哦!
内容来自:年糕妈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