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常态化做核酸安全吗

刚做完核酸回来,回来的时候手脚冻得都僵硬了,还流鼻涕。

大风中瑟瑟发抖排了40分钟,很多人在咳嗽,包括给我捅嗓子的人,我估计都是感冒了,明天还要降温。

真的搞不懂,为什么#常态化做核酸安全吗#这样的话题会上热搜。

常态化做核酸真的安全吗?

难以想象以后每天都要抽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去吹冷风我会不会疯。

疫情已经三年了,病毒已经变异了,生活也被改变。疫苗早就打了,方舱还在建设。

你们说,不要参加聚集活动,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于是,每次去做核酸我就提心吊胆,因为每次做核酸简直就是一场大型聚集活动。

我想,很多人唯一的聚集机会就是测核酸了。

先说说排队──

你们说,要严格按两米距离排队。

我就想问问,哪个城市的每个核酸点可以做到人人间隔两米?

严格按两米线的话,有没有考虑过可行性?那些人多点少的地方,能排出二里地,有多大的场地可以排这种队伍?为了维持这么长的队伍,又得派多少人手维持秩序?排队的人又怎么可能不交谈?这又增加多少感染风险和口角矛盾?

然后就赖“执行得不好,群众素质差不配合”吗?

凡说放开必说中国人口多密度大,一说做核酸就忘了?

▲广东某地区人员在排队做核酸

封了小区我不出屋,每天唯一的运动量就是出去做核酸,你说安全不,我本来可以不接触超过2个人,却被迫接触几十几百人,哪个安全啊。

难道你们以为,病毒碰到核酸检测点就会自动消失吗?

没事天天张个嘴巴让人捅一嗓子证明自己有病没病?这是上医治未病?

最烦就是学校天天要求做,说是“为了保障孩子和您的身体健康,请您遵守社区防疫要求带孩子做好核酸检测”,总拿老人孩子说事,然而事实就是天天让在家里上网课的孩子和居家的老人去聚集做核酸,你们就是这么保护我们的孩子和老人的??

你们一定听过“70多岁的瘫痪老人每天在志愿者的热心帮助下被抬下楼做核酸,最后这位瘫痪在家多年的大爷终于被感染”的新闻吧?

我一直以为这是网友们编的段子,直至看到官方媒体出来评论这件事情,我才知道这件事情原来是真的。本来上海将这个新闻发出来,是因为瘫痪在家的老人家被志愿者抬下楼会说一声谢谢。他们想表达的是这些志愿者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

▲上海吴泾镇志愿者抬瘫痪老人下楼做核酸

然而,结果却是一个悲剧。我要是这位瘫痪的爷爷,直接飙鱼虾蟹骂人啦:我都瘫痪在家了,你们还天天抬着我下楼做核酸。

即便是真的需要做核酸,你们上门去给老人家做也行啊!非要抬下来逼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陪你们演戏,真够缺德的。说白了,就是这群人想演一场为人民服务的戏。

这跟“错过女儿的成人礼”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够讽刺的。

为什么不学一学广州和重庆?

广州一些地方宣布老人、网课学生等无需每天做核酸。意思是说,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减少人群聚集感染风险。

重庆则宣布“无疫小区”不参加全员核酸检测。意思是说,近5天都没有阳性的街镇、有阳性的街镇中近5天没有阳性的社区和小区,不用参与这次全员核酸检测。

接着说说采样员──

“兰州碧桂园小区采样人员无核酸记录还有阳性”的新闻还让我心有余悸。

核酸采样员是不是有24小时核酸?能不能把核酸结果清晰公示给我们老百姓看看?

以我做了上百次核酸的经验来说,采样员根本做不到合格的手消(手部消毒)。我当然也能理解,人太多了,时间能省就省呗。

▲图源水印

我今天去做核酸的时候,客气地要求采样员手消达标,她消了3秒钟,我再次要求,她说“我消过了”。我再次客气请求:麻烦重消满15秒。她才认真手消!

但是,又有多少非医疗专业的人知道呢?大家接受的几乎都是3秒手消采样啊!

再说说核酸检测公司──

个人觉得核酸企业必须依法合规,必须给予强力的监督,违法造假的必须严惩。

最近几天的新闻大家想必是有看到的:广州一小区15例阳性复查结果是阴性,呼和浩特市有核酸检测公司将群众的核酸阴性结果赋为阳性……

还有昨天的文章《卖伞的龙王:张珊珊》,张珊珊一人就注册了35家核酸检测公司。

下不下雨由卖伞的张珊珊决定,雨怎么可能会停。

在家扫地,结果越扫地越脏,最后发现扫把是脏的。

对于#常态化做核酸安全吗#这个问题,我觉得所有的探讨都应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核酸要在科学的情况下按照规定严格执行。

但如今核酸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手段,那这就不在探讨范围以内。

▲图源网络

近期有13家核酸公司扎堆IPO上市,这些公司上市是要准备做大做强,成为世界五百强吗?

他们已经赚了很多钱,还想上市圈更多的钱,你们猜,他们拿什么支撑上市之后的业绩?

或许我们可以猜一猜核酸公司每天的工作课题是什么?任务是什么?

论,如何扩大核酸市场?

论,如何降低核酸成本?

论,如何增加核酸用户?

大量核酸公司雨后春笋出现,不仅暴利,还要上市,这是不正常的。

核酸企业上市,不是从不从严的问题,而是压根就不能让它们上市。

做核酸,本身就是国家处于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企业即使有盈利,扣除运营成本后,都应该捐献给医疗机构。或者国家用这些盈利,来设立一项特殊的基金,用来资助那些看不起病的普通百姓。

因此,上交所驳回核酸检测企业翌圣生物的上市要求,的确是最正确的做法。

最后再说几句──

不少人的自觉性真的不高,他们做完核酸后马上摘下口罩,该吐痰吐痰、该抽烟抽烟、该干啥干啥,可是结果还没出来啊,这样的感染风险不是更大吗?

等结果出来的时候,估计半个城市都能溜完了,一旦结果异常,岂不是遭殃一大片!

我不是说不应该存在核酸这种东西,必要的核酸检测没有错。

医院里的一项化验,当一个人因为发烧或其它某种不适去就医时,它可以来判定你是什么病,吃什么药。它也可以是我家的药箱里的一件储备品,医院时,我可以自己知道我的情况,并决定吃什么药。

但它成为一项大街上的全体行为就很奇怪了。

我真的有点困惑,究竟是为了安全做核酸还是为了做核酸而做核酸?

谁能告诉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bg.com/gmzl/138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