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早期感冒发热,这样推拿就能治好含一

小儿是纯阳之体,生机蓬勃。虽然他们得病容易、发病又快,但胜在“脏腑轻灵”,所以恢复得也快——如果你选对了治疗手法。

小儿推拿就是很好的选择。它对于三类疾病的治疗效果特别明显:一是呼吸系统的(感冒发热、咳嗽哮喘),二是消化系统的(厌食挑食、便秘腹泻),三是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疾病。

堂主今天会给各位糖粉们,介绍几种实用手法,看完就可以撸起袖子干了,有治疗法,也有保健法。

推拿

?

一、

作为辉煌于唐宋、发展于明清的小儿推拿,绝不是一门玄学,而是一门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邵瑛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这样介绍推拿原理:

在小儿的不同部位,用不同手法按揉,方向轻重有别,从而产生一种信号、一种波,通过经脉和络脉,通达到全身各部。经脉是大的,相当于身体里的主干道;络脉是小的,相当于小巷。通过按揉相应穴道,以信号波传递外界能量、激发自身感应,从而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和谐——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也是小儿推拿的原则。

“经由推拿,体内出现气血、激素和分泌的变化。我做过实验,我的硕士论文就是给大白鼠按揉足三里穴,然后检测它的胃泌素、胃动素、唾液酶,发现全部指标都增加了。”邵瑛说。

二、

夏秋之交容易感冒,先跟着堂主邵瑛老师,学一个预防和治疗早期感冒发热的推拿套餐:外感四大法+横擦项背之交+推肺经。

1、外感四大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每个部位,3岁以下-次,3岁以上-次。

天门穴,是一条直线,位于两眉中间(就是印堂)到前额发际处。开天门就是施术者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间往上推到发际线。

坎宫穴,是一条弧线,是眉头(或印堂/两眉宇中间)至眉梢、再延伸至太阳穴的一条弧线。推坎宫,就是施术者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两眉中间,分别沿着眉毛向眉梢太阳穴方向推。左右同时开弓,有点像我们从前做的第四节眼保健操。

揉太阳就是揉两侧的太阳穴。

耳后高骨,位于两侧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的凹陷中。用手触摸耳垂后面,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且上)缘,触摸上方的骨头,有一浅凹,就是此穴。揉之。

2、横擦项背之交。在脖子和后背的相接处,把手掌温热了之后,轻轻地来回横擦抚摸肌肤。时间为30秒-1分钟,擦到透热即可。

3、推肺经。肺经位于无名指的末节掌面,来回轻轻推。1岁的孩子推下,3岁的推下。

外感四大法+横擦项背之交+推肺经这个组合手法,可以很好减缓外感初期的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症状,加上用艾叶煮水泡脚,服用“生姜葱白水”,孩子的感冒可以快速好转。

而且,这套手法,也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也就是,平时没有感冒,起床后也可以推拿一下,强身健体。

三、

传言中的强身健体大法还有——捏脊。但是邵瑛老师提醒,在孩子感冒之时,不要捏脊,倒是可以推脊。“当孩子生病有实症时,比如外感发热、痰热,不适合捏脊,消化不良也是实症。”

那么,日常身体健康之时,为了增强免疫力而进行的捏脊,究竟应该怎么操作呢?

邵瑛介绍,捏脊的作用在于提升阳气、提高免疫力。因为它是“补”的,所以要选择早上而不是晚上。晚上是阳渐消、阴渐长的时候,如果捏脊会影响孩子睡眠。

最佳的捏脊时辰是早上七八点,配合外感四法,可以升阳。捏脊一般就是三分钟,从下往上捏一次,叫一行,一般捏六行,大一点的孩子捏九行。

蛮重要的一点是,捏脊之前有一个准备动作,也就是前戏——因为捏脊有点疼,之前需要先按揉、叩打、来回抚摸背部,这个时间比真正捏脊的时间要长,可能要五六分钟。真正捏脊三分钟左右,所以加起来十分钟以内搞定。

每天早上的十分钟捏脊过程,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益智,因为督脉正在此处,上通至脑。捏脊时还刺激了很多的迷走神经和支配四肢的神经,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协调能力,能够助长。

所以,现在就跟着堂主学起来吧。也欢迎你分享出去噢,么么哒~关于小儿推拿,我们近期还将推出邵瑛老师的其他实用课程,请继续







































白癜风的图片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bg.com/gmzz/83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