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山水抒怀的哲学丁竹君的绘画艺术
意象的山水抒怀的哲学丁竹君的绘画艺术
丁竹君《天寒红叶稀》136×68厘米
丁竹君《微雨洗高林》136×68厘米
□□徐鲁
千山烟雨,万壑松风;日月晨昏,沧海桑田。大自然以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学原则,在茫茫苍苍的大地画卷上,描绘出一幅幅云蒸霞蔚和变幻莫测的山河岁月图景。此等辽阔深远和气象万千的境地,或许只有李太白那“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的丰沛诗力方可匹配。
黄宾虹论画说:“天地之阴阳刚柔,生长万物,均有不齐,常待人力补充之。”又言,大自然有其内在神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得其神韵,才是真画。”因此,他在1幅山水图卷上自题道:“山水乃图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画不写万物之貌,乃传其内涵之神。若以形似为贵,则名山大川,观览不遑,真本俱在,何劳图焉。”
丁竹君的山水画,夺天地、日月、风雨之神韵,而以墨气淋漓的笔力,挥写和渲染出了他心目中自然世界的凝重与苍茫、凌厉与峭拔,和丰美与灿烂。他不刻意去寻求草木枝节和山川片石的形似,却能独标心中万丘千壑的意象、气度与风姿。他的每幅作品,都在表达着对绮丽、丰富和奇异的大自然的爱与知,或说,他是借助天地自然本白癜风的医院身所包含的光明与黑暗、兴衰与荣枯、升华与坠落、瞬间与永久,来转达他心中的诗学和哲学。
从1998年开始的《谷底闻风》、《墨舞山原》、《故园》,到2001年的《云蒸霞蔚》,其作品已然出现出一派墨舞山原、翠湿丛林的浪漫气象,雄壮里带有思致,苍古中亦见秀润。他是水墨、焕彩和线条的抒怀诗人,然则他的画并不止乎抒怀和写意。他在继续谛听、感悟和冥思那沉积在山河层峦和岁月深处的声音。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保罗·克利曾说,一个真正的画家,不但应该是一名抒怀诗人,更应该是大自然的发现者和探掘者,一名哲学家。从2002年的《瞬·恒》组画、《我思故我在》组画,和《山境朦胧》等作品开始,丁竹君的山水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更加舒阔和深远的境地。2003年的《跃上葱茏》、《红塬》、《岁月无尽》,尤其是《风动层峦》系列,2004年的《水复山重》、《故园秋山》和《翠色苍茫》,2005年的《雨洗秋山》、《溪山烟雨》等,在浪漫、写意和抒怀的基调上,愈来愈多地凸现着一种深沉和凝重的思辩色采。
丁竹君似乎是饮尽了千年的江山风雨和无言无语的空阔,而听凭悠远的天籁之声伴随着自己丰沛的想象力,在阔大的宣纸上咆哮、奔突和回荡。在每一张宣纸上,他的豪情恍如在燃烧,千转百结的思想在奔突、在碰撞、在集结。这时候,他惯用的狼毫长锋,仿佛就是他的灵魂唯一的出口。他物我两忘、若有神助一般,勾画,泼洒,点染,乃至刮抹……其畅达淋漓的气势,直透纸背,恍如任何气力也不能把他阻挡。
从丁竹君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他在不倦地感悟、探掘和发现大自然的丰富与神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感悟、探掘和发现着自己。那是将近50年的岁月里,生活和命运所沉积在他生命与精神里的痛苦的岩层和沉重的矿藏,像历尽了久远年代的风化而构成的地质断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层般的山势肌理。
丁竹君山水画的“中国风格”是不言而喻的。唐宋画家们所强调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的美学观,在丁竹君的画里得到了较好的阐释。例如,他有时也会采取传统的“皴法”来表现山势结构、峦层纹路的变化;用代画家善于的“点法”,在意境稠密处,浓墨彩点统调剂幅画的气韵,以便到达充分出现山峦丛林苍茫葱茏的风采。比如他的《山有韵》、《深谷秋深》等。现代画家中,如傅抱石把具象和抽象加以完善结合而创造出来“意境”之美,李可染在色采应用上的细腻与洒脱,林风眠的萧散简远,仿佛也都为丁竹君所鉴戒和吸纳。
但是,丁竹君又是一个不倦的探索者、尝试者和颇具先锋意识的创新者。他尝试着在现代山水画中寄托和表现出个人乃至一代人的苦痛、凝重的心路历程,展现现代社会的焦灼、飘忽和扭曲的精神特点。他十分服膺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具有抽象风格的作品。文学家徐迟曾论赵无极的风格是:“严格经营的构图,奇特而又均衡。玲珑剔透,逶迤磅礴,保持着线索的蜿蜒之势,又恰到好处地留住了‘气眼’。挥洒自如的用笔,拙巧相间。轻松时若有若无,绝不经意,听凭色采自己滴落流泻;着意处百千交错,体现出国画技法的浑厚华滋。”这段文字仿佛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欣赏丁竹君的画。他的画里明显有赵无极的神韵在焉,在许多画幅上,他以水墨铺底,表现出沉雄朴茂的整体气势,然后再以色采艳丽的丙烯颜料挥洒、点染,统调剂幅画的气韵和节奏,其行笔敷彩,细秀妥当;苍烟翠色,逸气横生。而且,他在宣纸上挥洒和刮抹丙烯时,大胆地使用了油画家们惯用的刮刀。在这一点上,他比老一辈山水画家中被称为“鬼手”的何海霞在使用丙烯颜料时的机巧,更具胆识和创新姿态。
傅抱石有一句题画诗:“河山原是心中造。”学者董桥品评山水画时也说:“天下青山都是一簇簇乱叠起来的,整齐了反而减了妩媚。”蜿蜒无尽、姿态万千的青山,有如丁竹君前世回想似的故乡,古老的松风伴他入梦,苍茫的山势指引着他心灵的走向,深沉的岩层就是他生命的年轮。从远方来的人,将会走向更远的远方。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艺术家简介
丁竹君,1959年11月生,江西人,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专项补助,出版个人画集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