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淋巴瘤当感冒治了这3个信号提醒你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的淋巴瘤患者约有4.5万人,死亡人数更是超过了2万人。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淋巴癌,但在医学上称之为淋巴瘤,并无淋巴癌的说法。
为什么会产生淋巴瘤?
淋巴不是人体的某一部位,而是人体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淋巴液中含有的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它的日常工作就是抵御外来细菌、病毒的入侵,清除衰老坏死细胞。但它若在抵抗细菌、病毒、肿瘤等过程中败下阵来,就可能发生恶性病变,从而引发淋巴瘤。
由此,淋巴瘤也最好发于淋巴集合的地方,也就是淋巴结。
由于淋巴系统遍布全身,使得淋巴瘤成了一种全身性疾病,一旦患有淋巴瘤,没能及时发现并治疗的话,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的任何器官和组织。
如何早期发现淋巴瘤?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是不易被察觉的。
它早期会出现咳嗽、流鼻涕、扁桃体肿大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同时伴有发热、皮肤瘙痒、夜间盗汗等现象,很多患者以为就是感冒而已,但吃了感冒药后仍旧会反复发作。
此外,淋巴瘤早期会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处肿胀,其实是这些地方的淋巴结肿大,肿大是一个由黄豆长到青枣大小的过程,它坚硬、均匀、可活动,但不会痛,很容易被忽视。
还有就是体重会无缘无故开始下降,半年内体重下降10%以上,这也是很多恶性肿瘤患者都会有的体重骤降现象。
如果上述症状,要赶快就医,进行淋巴结或其他受累组织器官的病理活检。
如何预防淋巴瘤的产生?
尽管淋巴瘤的病因现在尚不明确,但我们可从它的可能诱因出发,从源头开始抹杀它发生的可能性。
1、要提升免疫力
一切造成免疫力下降的因素,都会增加淋巴瘤病发的几率,所以淋巴瘤一般好发于免疫系统更脆弱的儿童和老人。
而免疫系统良好的成年人,如果长期精神压力大、熬夜、不运动等也会破坏免疫系统功能,使得免疫力下降,让病毒和细菌有机可趁,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但不限于加强锻炼、远离烟酒、均衡膳食,同时要注意排泄压力,调整心情。
2、远离理化物质的污染
甲醛、亚硝酸钠、芳香胺类化合物以及辐射等理化因素,都会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
因而要注意劣质装修的新房不要住,不合格的化学染发剂不要用,含有防腐剂的加工肉类等食物不要吃。
3、有家族病史者多检查
其实淋巴瘤本身并不会遗传,但易患淋巴瘤的体质会遗传。有数据显示,淋巴瘤患者的一级亲属淋巴瘤发病率是常人的3倍。
如果有淋巴瘤家族史,就要提高警惕性,最好每年都进行体检,发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
淋巴瘤纵然“狡猾”又“可怕”,但它其实跟很多癌症一样,发生发展都有个漫长过程,我们可以尽量去避免它的发生,即使发生也可以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治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