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及预防
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脉浮紧。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温解表。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即脉搏跳动较快)。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凉解表。这两种比较直观的对比如下:1、汗:无汗是风寒,有汗是风热。风寒感冒:无汗的感冒:发热(温度不会很高)、头痛、骨节酸痛、浑身疼痛。风热感冒:有汗的感冒:发热(发烧较高)、汗出、恶风、恶寒。2、痰:清稀——风寒,稠浊——风热。清稀的一般是风寒,稠浊的一般是风热。3、鼻涕:清涕——风寒,黄涕——风热。4、起因:寒邪——风寒,热邪——风热。
风寒感冒的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机体适应能力,在气候变化时适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慎接触感冒病人以免时邪入侵等,对感冒的预防有重要作用。风热感冒的预防
1.免暑热的活动。2.保证睡眠时间保持8个小时。3.要多通风,保持室温适宜4洗完澡要用干毛巾马上擦干,不要冲凉水。5.饮食可以多吃水分多的食物,如西瓜、绿豆汤。另外加强身体锻炼。症名:风寒感冒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脉浮或浮紧。治法:辛温解表香麻寒喘贴贴敷方法
风寒引起的感冒:大椎穴+风门穴
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风门穴: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别名:热府;又有左为风门,右为热府之说。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会元针灸学》)。"穴在第二椎下两旁,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临床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