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慌宝宝又双叒着凉,做好这件事感冒
这边国家疾控中心提醒
新冠疫情第二波已拉开序幕!
另一边
深秋时节昼夜温差大
全民进入感冒高发期!
这要妈妈怎么来带娃?
带娃本不易,这个秋冬最糟心
稍不留神宝宝就着凉
动辄流鼻涕、咳嗽+发烧
关键还反反复复不容易好
妈妈除了揪心:
“娃才这么小,长期吃药和打针,不光抵抗力“垮”了,近期也不指望长高长肉了
还要面对家人的质疑:
“为什么不给孩子多穿点?就是穿少了惹的祸!
孩子着凉真是因为穿少了?
不一定!虽然天气冷,但着凉感冒也可能因为穿太厚,孩子一活动就热出汗,再被冷风一吹,更容易感冒。秋冬穿衣不是单纯的“加厚”,懂得科学穿衣法,宝宝着凉几率要大降!
PART1
先判断宝宝冷不冷
还在用老一套“摸宝宝小手”来判断?
不靠谱!宝宝的血液循环还不完善,供血会优先保证心脏和大脑等重要部位。小手属肢体末梢,自然排在后,如果摸着凉可能是供血不足,不一定是冷哦!
更靠谱的方法是“摸后背”:
如果后背温热,说明不冷不热刚刚好;
如果后背汗多,说明穿多了觉得热;
如果后背冰凉,说明穿少了觉得冷!
知道了宝宝冷不冷,又要怎么穿呢?
蓝闺蜜分享超实用法则:
PART2
遵循“洋葱穿衣法”
就是模仿洋葱一层包一层,采用多件衣物叠穿法。
比如保暖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穿3件薄单衣比穿一件厚衣服更适合,因为能根据气温灵活穿脱,更适合体质娇弱的宝宝哦!
不过要注意,内层应舒适透气,中层应保暖易穿脱,外层是防风防雨的外衣。
怎么穿还能更具体吗?当然能!
宝宝舒适的外在温度为26℃,不同衣服类型对应不同保暖温度,采用“26℃-环境温度=穿衣温度”的公式,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体质借鉴这个法则:
▲如图:不同类型衣服对应保暖温度
比如气温15℃,26℃-15℃=11℃=1℃+4℃+6℃,可以穿薄棉毛衫+厚羊毛衫+棉背心+薄款羽绒服,再摸宝宝后背看是否需要增减衣物,你学会了吗?
除了整体穿衣
宝宝“易着凉”部位要重点保护:
PART3
“三暖一凉”做得好
宝宝感冒几率小
1.肚肚要保暖
宝宝一旦肚肚受凉,就容易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比如拉绿便)。蓝闺蜜的经验,用马甲背心这类小衣服来“护肚”。热天穿个小背心,凉快还遮了小肚肚;天冷加个小马甲,宝宝踢被子也没那么操心。
2.后背适当暖
背部要注意“适当温暖”,后背出汗湿哒哒最容易感冒,蓝闺蜜带娃出门通常会准备隔汗巾,宝宝后背出汗时及时垫上,保持背部干爽。
3.小脚必须暖
寒从足底生,脚底神经末梢丰富,宝宝对温度的感知更为敏感,保持小脚温暖避免受凉,记得给他穿上保暖的袜子,大月龄宝宝还可以泡脚驱寒,泡脚时给他讲讲小故事,是很棒的亲子时光呢!
4.头要微微凉
头是身体的“散热大户”,捂的过于严实不利于热量的散发,注意保持适当清凉。如果天冷给宝宝戴帽子,建议戴室外就OK,到室内尽量取掉。
预防感冒从会穿衣开始
有些妈妈犯嘀咕
我已经带的小心翼翼
娃儿为何还是频频中招?
PART4
换季少患病
好体质是关键
小宝宝从“口粮”来下手,姆阿普特别添加乳铁蛋白,帮助宝宝激发天然保护力;适度水解小分子蛋白,帮助宝宝更好消化和吸收;同时还有OPO结构脂、益生菌Bb-12+益生元组合、DHAARA和叶黄素,经典配方,呵护宝宝成长!
宝宝穿衣学问多
摸摸后背辨冷暖
加减遵循“洋葱穿衣法”
“三暖一凉”做到位
着凉几率下降N倍
如果你有宝宝喂养/护理困扰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解锁「奶粉测评」教程,一起涨姿势新手妈较真妈妈选奶粉,姆阿普凭什么满足“五星期待值”?拜托,宝宝“便秘”别喂香蕉了!这样搞定硬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