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效救心丸板蓝根藿香正气丸midd
????????
“江阴纪事”由江阴市史志办主办
几颗米粒般大小、泛着米黄色光泽、晶莹圆润的药丸,为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成为人们的“救命丸”、“护心丸”。这就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速效救心丸。它诞生近30年,其卓越的药学成就,使其与云南白药、片仔癀一同被国家列为机密。
(章臣桂研制的速效救心丸)
然而速效救心丸的发明者章臣桂这个名字,虽然在医药界已是如雷贯耳,但可能并不为大众熟知,但每个江阴人都应该记住她。
章臣桂年出生在江阴城内大毗巷,17岁随父母迁住上海,中学毕业考入南京药学院学习西药学专业。年7月,章臣桂毕业后,不断学习西药理论,准备大干一场的她却被分配到天津药材公司当学徒,对于中医一窍不通的她刚到天津工作时曾两次打报告回家。
后来章臣桂联络上了北京中医研讨院,开始跟随中医药导师冉小峰、林启寿深化学习中医药理论。很快,玄妙的中医文化使得她对中医药理论越来越感兴趣。在此后近20年的时间里,她扎根科研生产一线,刻苦钻研中医理论知识,在新型中药研发方面探索,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知识领域。
(潜心研究中医药的章臣桂教授)
章臣桂在中药剂型探索征途上迈出的第一步,就选择了中药救治心脏病这一高难险峰。年,她确立了速效救心丸的主攻方向。她从上百种活血化瘀药材中通过动物筛选处方,经过药理研究、先进的分离技术和多种工艺条件实验,并以大量的临床验证取得科学数据,研制成功了具有速效作用、易被粘膜吸收、服用量小且便于携带的微型滴丸剂型的速效救心丸。年,速效救心丸在天津市第六中药厂生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与临床普及应用的中药滴丸剂型。
半个世纪过去,回首章臣桂走过的改革创新之路,已是硕果累累,经章臣桂研制的中药新剂型不可胜数。
上世纪60年代初,首先采用鸡胚筛选法对众多中药进行腮腺炎病毒筛选,研制成备受儿童欢迎的板蓝根干糖浆,并向前来学习工艺技术的同行积极传授经验,使板蓝根颗粒在全国得以推广。
80年代后期,采用先进的分离提取手段和分散、乳化技术,将传统复方制剂藿香正气水改制成藿香正气软胶囊,解决了妇幼、司机等酒精不宜人群服用的问题,并与航天设备厂合作开发出了复方软胶囊制剂的生产设备,从剂型、工艺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引领了中药复方软胶囊制剂的方向。
90年代初,通过体外抑菌筛选药物,按中医理论组成新方,经过药理、毒理临床试验,研制成功了第二个中药速效制剂清咽滴丸。
21世纪初,攻关传统中药乌鸡白凤丸制剂,采用先进工艺,用不同的树脂作分离手段,对20多味药材进行精练,成分类似的则同时提取,从而大大缩小了剂量,精简了繁杂的工艺,并通过临床试验和疗效鉴定,从中发现了新的抗衰功效,造福了广大消费者。
此外,她还将传统的黑膏药精制为橡胶膏型的狗皮膏、解毒消炎膏、咳喘膏等。
(章臣桂为新药玄归滴丸揭牌)
(年清宫寿桃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章臣桂发明、创新的这些产品都已在天津中新药业旗下的达仁堂、乐仁堂、隆顺榕、天津第六中药厂等现代化的生产线上大规模产业化。不但如此,这些创新的剂型还被推广到整个中药行业,极大地促进了整个中药行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新药业董事长郝非非为章臣桂教授颁发终身成就奖)
鉴于章臣桂在中药制剂理论的研究、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对中药实用技术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她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年天津市科委授予她“中药制剂专家”称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将她确定为老中医药师带徒专家;中新药业还向她颁发了“中新药业终身成就奖”。
▎内容由江阴史志办公室整理编辑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