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的病怎么治用互联网解决问题

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790080.html

“专家有时间吗?天天这么忙。亲戚朋友托他看病都插不上缝,原因是什么?忙得不在点,很多忙在不该大专家教授忙的活上。”

“看一个电视剧,(5G时代)以后演员没法儿当了,粉底多厚得看得一清二楚,脸上有个疙瘩都很清楚。可是用在医疗行业,有极大的用处。”

这些言辞犀利、火花四溅的讨论发生在6月10日的青岛。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首届大会于6月10日至12日在青岛召开,这场国际卫生领域的高规格会议云集了医疗政策的制定者、医院长、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和大型医药企业的负责人等。他们共聚一堂,把脉中国医疗体系的“疑难杂症”,也开出了一剂“药方”—互联网医疗。

4G时代智能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带来了移动支付,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如今不带钱包出门成了一种潮流。

这场论坛可谓“生而逢时”,就在论坛开幕的5天前,工信部在6月6日正式发放了5G商用牌照,因此很多专家将年称为“5G元年”。5G时代的来临,是否将彻底颠覆中国医疗体系?互联网医疗能否像移动支付一样,彻底改变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在网上看病医保怎么算?看病还要排队挂号吗?在“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分论坛上,医疗行业的精英们展开了连续四个小时的激烈讨论。

话题一

未来的门诊还需要排队挂号吗?

在医院,门诊挂号是一个永恒的“痛点”:“黄牛”票贩子屡禁不止,一个专家号炒出高价干扰市场秩序;从疑难杂症到普通感冒都“迷信”专家,专家号供不应求需要提前数个小时排队;大医院,医院常年人满为患,医院门口更是永远拥堵,给城市交通带来负担。

互联网能否解决门诊挂号的“痛点”?正如在手机上支付一样,能否在网上看病?

医院党委副书记赵杰在分论坛上介绍:“我们已经开设了远程门诊,未来远程门诊将医院进行推广。”他解释,使用5G网络以后,不但能音频视频,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医疗信息的有效共享。所有病人的信息,包括拍的片子、各种诊断结果,不管在何时何地,哪怕是基层医疗机构,也能第一时间传输到会诊医生面前,真正达到面对面效果。他表示:“医院甚至在村卫生室已经进行了操作,在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医院的专家服务。”

病人信息的实时传输是如何实现的?郑杰介绍:“5G最大的特点是大流量、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这几个特性恰恰适合了未来医疗的需求,在4G时期解决不了的问题,在5G时代就可以实现。”

所谓:“病急乱求医。”很多患者生病了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卢清君强调要“分级诊疗”,从治疗疑难杂症到健康管理,各级医疗机构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他提出:“医院真的要健康咨询吗?还是要治大病?医院、留给家庭医生。当四级医疗机构真正各司其职,我们的资源就会盘活。”

但远程医疗在推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首要困难来自于医生资源的紧张。“(远程医疗)体系利用率不到20%,原因在哪里?专家有时间吗?天天这么忙。亲戚朋友托他看病都插不上缝,原因是什么?忙得不在点上,很多忙在不该大专家教授忙的活上.,”卢清君在讨论中直言。

另一个困难则是来自患者的不信任。“老医院?上网看病,你有病还是我有病?”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带代表,NIH临床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时占祥博士分享道,他认为老百姓的误解来自于对互联网医疗的不信任:“你没有跟老百姓讲清楚什么是互联网,他说‘我有病,医院看,没有关系,打个车走着去都行。’”

如何解决远程医疗的痛点和难点?政策落地时如何取得医生的支持和患者的理解?

现场专家提出,互联网医疗也要理顺责任关系。“很多人说我们的责任不清楚,这是错误的。我们的责任一直很清楚,法律一直很清楚。我们的医患关系首诊负责制,首诊的医生或者互联网医生一定负主要责任,而我们受邀的医生是会诊性质,所以是附带责任。我们基层医生请你来帮忙,必须按照正确的手段来辅导指导,指导错误是要负责任的。”卢清君解释,医院采取的是“首诊医生负责制”,而互联网平台也应该建立“主治医生责任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三年以上的主治医生可以参加互联网诊疗,帮助专家整理病理,会诊意见由高级职称签发。

他还提到互联网医疗不同于传统医疗的一个责任—技术责任。“(互联网)平台方一定承担技术责任。如果技术保障不到位,导致病理传输出现失误,这个责任也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远程医疗、互联网门诊,也不意味着所有的治疗都在一个地方完成,依然需要转诊。卢清君解释:“我们知道中国有句古话“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医院来讲,遇到不会的病人就是疑难病,如果没有能力治的话就应该转,医院有能力诊治就可以留下来,所以转诊医院能不能得到有效救治。”

互联网医疗、远程门诊给未来的医疗方式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现场专家们提到,未来在开会,在座的专家可能是抱着电脑、手机在远程回程。远程医疗还可以用在大型国际会议保障、急重症会诊以及疑难病会诊上。

话题二

远程手术成为可能

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或者重大手术,不少患者都选择去大城市的医院开刀动手术,求个心安。因此不少知名医院手术排期时间长,住院部“一床难求”。

从门诊到住院,该如何解决紧张的手术资源?

增加更多手术室是一个方案。医院党委书记张伟提到,医院目前有张床位,但只有96间手术室。而在新设立的新院园区中,只有张床位,但设立了66间手术室。“现在是病人等资源,未来是资源等病人。就是用资源等病人,服务才会跟上去。”

还有一种解决方案则是远程手术。医院领导的医院党委副书记赵杰提到他们目前做的一些原创手术测试:“在5G网络下,手术延时可以降到两毫秒,几乎没有任何延时。”他表示,手术的指导和操作是非常精细的过程,任何一个操作将会危及患者生命,未来远在千里之外的医生对病人进行远程手术指导和操控,甚至是操作,都将成为现实。

互联网医疗的平台服务商也参与了讨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总经理、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筹备办主任戴忠博士直言:“(5G时代)比如看一个电视剧,以后演员没法儿当了,粉底多厚得看得一清二楚,脸上有个疙瘩都很清楚。可是用在医疗行业,有极大的用处。”

他提到,不管是远程会诊还是手术示教,看得越清楚越好。医生在现场看,和通过5G+8K高清视频看没有区别,看得一样清晰。“这些都是5G以前的技术所不能实现的。”

5G时代不仅能解决远程手术的难题,还对术后监护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赵杰介绍,现在医疗上用的监护仪、体温监测,在未来可能都不需要了,未来可能会出现医疗信息的贴片,通过信息贴片把信息通过5G技术网络快速传达到工作站。

5G时代是否能告别医生查房?赵杰介绍:“现在通过5G测试,我们院间的科室之间的会诊、院与院之间的会诊,通过移动查房的形式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医生可以管三个院区,通医院远程查房,医院内部科室之间的会诊,我们的医生几乎相互间不到病房,通过远程查房完全可以满足医疗需求,这些在4G时代这个是做不到的。”

而科技的发展甚至会进化到—“机器人查房”。赵杰介绍,现在在美国,一个医生管着很多监护室,通过远程机器人查房。“未来的机器人查房,我们正在测试,这个主要用在重症监护室。”经过5G测试以后,医生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对监护室病人进行实时侦查,远程实时会诊也将成为未来5G应用的重要方向。

从远程手术到机器人查房,科技将给医疗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但现场也有专家提出要更为谨慎。卢清远提到:“尤其是临床,我们是不允许出错的,不允许有波动。当(5G物联网)组网还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时候,临床应用一定要谨慎。”

对于远程手术,时占祥认为应该用于解决“刚性需求”,加强国际医疗资源的合作。什么是医疗的刚性需求?“我们想去北京看病,到上海看病,那是需求,不是刚性需求,你只要想办法是能去的。但是真要去美国,如果这个病前世界只有五个专家知道,德国一个、英国一个、法国一个,怎么把他叫过来呢?这是刚性需求。”

话题三

改变“医保”?钱从哪来

不管是远程门诊还是远程手术指导,5G将带来很多新的机会,但也需要很大的投入。从4G到5G的设备更换,成本极高。卢清君提到,设备从4G迭代到5G的设备更换,成本极高,机器的5G通信组件也要升级。5G是新概念,用的是全新的通讯逻辑,旧的手机不能用,新的手机还没有诞生。

医疗行业的变革离不开钱,钱从哪来?来自于企业还是医保?是否会改变“医保”体系?

从目标上看,现场多位专家提到医疗行业的公益属性。卢清君表示:“(医疗体系)最终的结果就是便民惠民,绝对不是用来赚钱或者建多少独角兽。”

公益属性需要医保的支持,但如何最高效率的利用医保的有限资源是一个考验。论坛现场,时占祥推演了互联网医疗的几种发展路径:“如果建医院,医院医院,我们看看什么情况。第一个情况,医保怎么样?肯定不干,又多出家医院,医保费用超预算。第二个是院长也不干,院长怎么想?线下还管不好,担心线上出乱子。医院的没有几家,做了用的也没有。”

他还推演了另一种路径:建立一个全国互联网医疗系统。“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去建,建一个全国的互联网。(医保)会说,只要管好3亿慢病患者,省钱省事。第二,医院院长怎么想?所有到点该退休的,专心做线下服务,分享医疗资源给线上。如果科室主任退休,就在线上做疾病管理。”

作为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卢清君提到:“国家医保局发明了新的概念,叫叠加式医疗保障计划。”这项计划将基础医疗和特殊医疗结合起来,把社保和商业保险结合起来,有助于整个远程医疗产业化发展。他透露,包括电子健康卡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正在落地,“国家医保局正在酝酿出台相关的物价政策和医保政策,这个政策在9月份之前一定会落地。“”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会议开幕致辞中说到:“互联网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是当今健康领域的前沿话题,是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对医疗行业的改变,将不仅限于远程门诊,远程手术,而是提供一种广阔的可能性。十年前我们不会想到手机能彻底改变支付方式,我们也无法预计十年后科技将颠覆医疗产业。

5G时代的医疗将会如何发展?或许这个问题只能交由时间来回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bg.com/gmzz/138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