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呕吐了怎么办
夏季来临,恰逢节假日,天气炎热,多雨,宝宝出去游玩后不少回来就出现呕吐症状,面对宝宝突如其来的呕吐,家长往往不知所措,到底该怎么做?下面我们一起来正确认识一下宝宝的“呕吐”。
呕吐与发热一样,不是疾病,都是一个症状名称,所有与肠胃有关的疾病都容易引发呕吐,如常见的肚子受凉、急性肠胃炎前期、消化不良,乃至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幽门肥厚、肠梗阻、肠套叠、蛋白质过敏,甚至颅内疾病、心肌炎、代谢性疾病都会出现频繁呕吐症状。
那到底作为父母,该如何自行识别病情严重性,何时该就医呢?
小婴儿的呕吐
溢奶:4月以内小婴儿,吃奶后平卧、进食过量后出现奶液从口中、鼻腔溢出,程度轻,量少,多与小婴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胃的位置较水平有关,一般到4-6月后可自行缓解。注意喂养方式,喂饱后拍背排气,合适的睡眠体位,如果有肠气过多症状,请按照既往“肠气过多”文章处理即可缓解。
*如果4个月以内小婴儿进食配方奶粉后经常出现大口吐奶,伴有不适,体重增长缓慢,要注意是否有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先天性幽门肥厚等疾病,需要寻求儿科医生进一步诊治,如果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可以改用水解配方奶粉,具体可参阅“配方奶粉选择”文章。
*如果呕吐物为咖啡样物、含有绿色胆汁样物,有腹胀,阵发性剧烈哭闹,甚至大便异常,需要及时就医,往往提示病情严重。
6个月以上婴幼儿的呕吐
宝宝突如其来的呕吐,呕吐为不消化食物,呕吐后精神好,没有其他严重不适,多与胃部受刺激有关,如寒冷刺激、病菌刺激或胃部肌肉痉挛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肚子受凉、急性肠胃炎早期或消化不良、蛋白质过敏等疾病。但有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如果宝宝频繁呕吐,伴有阵发性剧烈哭闹、腹胀,腹部拒按,甚至排血便
*反复呕吐超过24小时
*多次呕吐后出现脱水症状(精神萎靡、尿少或无尿、皮肤干燥、前囟凹陷、烦躁不安、哭时无泪等)
*多次呕吐后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凉
呕吐的处理
1、禁食:遇到孩子出现呕吐,首先要根据上述几条,来判断是否有危急情况,如果没有,宝宝呕吐后精神还行,没有其他严重不适,就可以观察孩子几小时,如果宝宝还有干呕和反胃动作,或者喂水后还是易呕吐,一般建议先禁食、禁水4-6小时,给宝宝的肠胃足够时间来休息自我调整。
*不要频繁的给他喂水或其他物质刺激孩子,更不要喂食牛奶或配方奶粉。
*禁食期间宝宝口渴非常想喝水,可以少量白开水,多次润口唇即可,切忌大口大口喝水,就算宝宝想喝也不要这样做。
2、通便:如果宝宝有腹痛、腹胀症状,可以在家中使用开塞露通便,帮助宝宝排便,以便观察大便性状,排便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对呕吐有帮助!
3、休息:休息对于宝宝的身体机能调整非常重要,不要外出或户外活动,在家中休息,如果宝宝在睡眠中,没有非常不适,不需要吵醒喂水、喂药。
4、补水:待宝宝呕吐缓解点后,可以少量多次喂食口服补液盐(ORSⅢ),家中可以用温淡盐水、稀白米汤水放少许盐调配。记住,一定是少量多次喂水,根据宝宝呕吐症状,如果还有呕吐,应减少喂水量和延长喂水间隔时间,必要时继续禁食!
口服补液盐(ORSⅢ)必须是一包冲配ml温开水,配好后随时饮用,不可拆分冲配或者任意加水稀释!
5、进食:待病情缓解后,进食可以从稀米汤水逐渐过渡到稀粥,即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一定要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如果母乳喂养宝宝可以正常哺乳。
不可操之过急,切忌马上进食牛奶或配方奶粉,呕吐后进食需要循序渐进过程,如果出现腹泻症状,就要按照腹泻文章处理。
如果经过上述做法宝宝还是频繁呕吐,或者出现严重脱水症状,请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进行正确的静脉输液治疗!
呕吐、腹泻是人体胃肠道对于外侵有害物质的保护反应,不可盲目的止吐、止泻,过度的止吐、止泻可能会加重病情!
*补充水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脱水是治疗重点!
宝宝突发呕吐,通常都是急性肠胃炎、胃肠型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前戏阶段,往往接下来会出现发热、腹泻症状,正确的对症处理,合理补水才是关键。如果宝宝长期呕吐,甚至伴有头痛、精神差,经常口渴、尿量异常,需要进一步就医诊治。
*合理饮食,劳逸结合,不吃生冷食品、饮料,不暴饮暴食!
*注意个人卫生,多喝白开水、勤洗手是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关键!
*经常胃肠功能紊乱儿童可以服用活性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