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的病因及鉴别诊断
小儿感冒是最常见的儿童多发病之一,是由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鼻、鼻咽、咽部的急性炎症,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认为本病是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又称伤风。一般来说,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多种;而10%~20%的感冒则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孩子容易患感冒,与他们机体的生理、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有时小儿感冒还会通过血液循环播散于全身,引起败血症、脓胸、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因此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
小儿感冒疾病病因
一、病原体
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引起的较少见。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1、常见病毒:
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
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还可以引起婴儿、新生儿急性肠胃炎
至今已鉴定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它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见于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引起小流行。该病毒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症状较重,可有鼻炎、高热、喉炎、咽炎,还可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但对年长儿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该病毒主要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分1、2、3、4四种血清型。1型称为“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为“哮吼类病毒”Ⅰ型(HA1)。这两种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其中1型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3型经常导致肺炎和细支气管炎。4型称为M-25,似较少见,难以检出,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为肠道病毒,体积微小,属于微小病毒(PicoRNAvirus)。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均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又名肺炎原浆菌或胸膜肺炎样微生物(简称PPLO),不但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多见于5~14岁小儿。发病以秋冬季多见,每3~4年有一次流行。
有30余种不同血清型,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约半数病人为隐性感染。主要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咽炎、咽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约2~4%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病毒引起,除此之外也可引起肺炎的流行。
其中在上呼吸疲乏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较为常见。
2、常见细菌:
侵入上呼吸道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大多属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等。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近年国外文献提到鼻咽部常住菌菌群之一的卡他布兰汉氏菌(Branhameliscatarrhails)可在呼吸道可发展为致病菌感染。
二、诱发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取决于侵入的病原体种类、毒性及数量,还有其他诱发因素。
1、宿主防御能力
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或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小儿,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为严重,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易造成流行。
2、环境因素
大气污染、居住拥挤、间接吸入烟雾、被动吸烟等,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
加强锻炼,改善营养状况与环境卫生等对预防上感有着重要意义。
小儿感冒鉴别诊断
1、鉴别是否为流行性感冒
流感有明显流行病史,多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等,可有衰竭状态,一般鼻、咽症状如鼻分泌物多和咳嗽等,则较全身中毒症状为轻。
2、鉴别是否为过敏性鼻炎
若患儿常打喷嚏、流清涕、鼻粘膜苍白水肿,全身症状不严重,应考虑是否患过敏性鼻炎。鼻拭涂片检查时,注意相应指标帮助判断,如嗜酸粒细胞是否有增多。此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
3、鉴别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
婴幼儿患上呼吸感染时,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4、鉴别血象
(1)白细胞数较低,发热较高时,应首先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时根据患儿接触史及当地感冒流行情况,排除是否为其他疾病,如小儿流行性感冒、疟疾、伤寒、麻疹、结核病等。
(2)白细胞特别高时,可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细菌性肺炎、百日咳等。
(3)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时,则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若超过75%多为细菌感染。
(4)急性咽炎同时伴有肝脾肿大、有皮疹、全身淋巴结肿者,应检查异常淋巴细胞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