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悄悄告诉你感冒的ldquo
冬季,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是病毒、细菌肆虐的季节!冬季更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季节,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很多小朋友或老年人都不幸“中招”,特别是刚开始上幼儿园或上学的孩子,让家长们十分苦恼——“我家宝宝一入冬就生病,反反复复,1个多月总在吃药,刚好点儿,上几天幼儿园就又反复了,别人不感冒,他感冒,刚好,别人感冒他又跟着感冒。”其中有部分为流感病例!
认清流感
感冒一般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症状相对急重,还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全身乏力,关节酸疼等明显特征,且常有咽干咽痛,需要及时就诊,而对于其中更大一部分的普通感冒我们也要及时做好防治。据我市历年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流感流行高峰期一般为12月至次年的1月份。随着近日气温的逐渐降低,预计未来我市流感病毒将会不期而遇,值得尽早预防。且不排除在儿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等流感高危人群中出现由流感所导致的重症、危重和死亡病例的可能。感冒还能被“吃”出来?
冬季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室内空气流通不良,是引起人群冬季常患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另外“吃”出来的感冒也不容小觑。“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红楼梦》第53回虽然这是小说中的情节,却并非虚构,它提出了“限食疗法”对于防治感冒的作用。下面的这个例子在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孩子反复发烧,家长认为这是免疫力低、抵抗力弱,要经常给孩子吃肉、补品。其实后面的“吃肉,吃补品”正好是孩子反复发烧的诱因之一。根据中医“损谷则愈”的传统,除据症用药外,有经验的中医医师一定会叮嘱其父母,务必要给孩子忌口,少吃肉,晚饭不能过饱,只有这样,经过中医调理,感冒才会不再新出。中医小儿养生有一条关键理念是“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有些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尤其隔代带养,担心孩子营养不够,长期过度的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巧克力或肉食,这些食物过量摄入会导致体内内热增加。另外,爱吃零食、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均能造成胃长期不间断工作,日久会导致胃肠运化功能减弱,积而生热,就像手插到粮仓里会觉得发热是一个道理。内有热毛孔张开就很容易因为外有寒而着凉冻着,这也是很多快捷餐饮都会有过渡门,室内很热,室外很冷,内外温差大,通过过渡门让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有个适应过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寒包火”而出现感冒反复。这就是“吃”出来的感冒的核心所在。实际上,现代医学也同样验证了半饥饿状态能阻止或逆转许多慢性疾病的发展,并能够激活长寿基因,延长寿命。如日本的小仓重成于上世纪80年代观察了哮喘等病患者,除了给对证的方药外,同时采用了控制饮食、通腑涤肠等方法以消里实,使临床的治愈从20%~30%提高到70%~80%;瑞士的民间疗法,以饥饿疗法使顽固重症类风湿患者症状显著减轻,与中医的“损谷则愈”有异曲同工之妙。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饮食结构从传统的“五谷杂粮”向西方“肉蛋奶”模式转变,由于不同种族在体质上差异巨大,中国居民体质向来没有西方人健壮,脾胃功能相对虚弱,因此,带来了口福的同时亦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率。调查显示,原本发病率不高的乳腺癌、结直肠癌等以及精神类疾病短时间内增长迅速,中西方的疾病谱越来越接近。感冒同样如此,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感冒为什么分“三部曲”?
感冒有人认为是小病扛扛就好,真的如此吗?非也!尤其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小朋友感冒久治不愈,就会容易并发肺炎、肾炎、心内膜炎等。就感冒本身而言,感冒伴随的很多症状让人很痛苦。通过接诊的大量感冒病例分析,感冒也会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冒的早期、中期、恢复期。·感冒早期各种症状相对明显,包括发烧、咽喉肿痛、鼻塞等;·感冒中期发烧症状有所缓解基本消退,会出现热退咳存或热降咳存,此阶段主要为咳嗽,或干咳,或有痰,常常伴有嗓子痒不舒服,这个阶段现在逐渐被认识,被称为“感冒后咳嗽”,常规的输液治疗效果并不满意;·感冒恢复期此时,感冒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是还会有余热未清、口干等症状,此时如灶膛火星还需要“除热务尽”,尤其不能肥甘厚味助长内热导致感冒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
这点对于恢复期的小朋友尤其需要注意,往往家长心疼,觉得孩子生一场病“虚”了,需要补补,一补就会出现感冒反复或症状迁延不愈。医院治疗感冒,想着打打针,吃吃药,发热症状一没就认为针不用打了,药不需吃了,感冒已经好了,继续“吃香喝辣”。隔几天,咽疼咳嗽,医院就医的样子。这样做其实就是忽视了感冒细分三阶段,需要走完三部曲需要做的除邪务尽。上面所讲的感冒这3个阶段,如果处理得当,有时症状只持续几天,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绵延更长时间,尤其第二阶段,感冒症状逐渐消失只剩下咳嗽时,很多患者朋友就认为感冒已经好了不用再治了,结果导致持续咳嗽,长久咳嗽甚至怀疑自己得了更严重的疾病,这种反复,可能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反复发作几年,感冒后咳嗽需要重视,用中药很有优势。很多朋友误认为咳嗽只是感冒的“后遗症”,实际上说明您当初的感冒刚进入“第二阶段”,还需要用药治疗。很多儿童和老年人会出现看似不明缘由的长期咳嗽,有些也是因为忽略了感冒三个阶段,没有走完感冒三个阶段,也就是感冒没能好利索就匆匆停药导致。所以要正确认识感冒的三个阶段,认真对待不可掉以轻心。感冒治疗策略
在临床中针对感冒的三阶段,一般用三个方剂有针对性治疗,才能精准施策、效如桴鼓。·感冒第一阶段针对“冻”着,受凉的原因,而寒邪最为肃杀,容易入里化热,可以及时散寒解热,其中务必注意“寒”与“热”的轻重。寒症轻微可以用香菜、葱白、生姜等煎水喝,寒邪重者,浑身关节酸痛,鼻塞严重可以用麻黄配伍治疗(此点务必正规就医)。·感冒第二阶段针对咽痒不适,咳嗽不缓解,可以用止咳化痰,疏表宣肺法治疗,其中黄痰可以加用鱼腥草,咽痛可以用生甘草、桔梗,夜间咳嗽可以用当归,干咳可以用枇杷叶,而荆芥、连翘、芦根也不可少,能启门逐寇,发汗止咳,有画龙点睛之妙。·感冒第三阶段务必及时除热彻底,小朋友舌象多见舌尖红,说明余热未清,可以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合用消食和胃之品,才不会使儿童感冒反复发作。而对于小朋友长期反复感冒的不妨用点防感合剂代茶饮用。防感合剂代茶饮
主要成分:芦根、生甘草、连翘、川贝母、生山楂、陈皮、炒麦芽等。
适用于容易咽喉肿痛、咳嗽、少痰或无痰,食欲差、心烦急躁,手足心热,睡眠不安,大便偏干或正常,舌嫩红,舌苔薄白或舌根苔厚等内热重的孩子,起到润肺清心,和胃生津的作用。
此方口感酸甜,小朋友容易接受。家长在使用时,可先将药物倒入锅中,加适量水浸泡10分钟,然后大火煮开后,小火煮5分钟,再将药液滤出后,代茶饮。
疗效的关键:煎煮尤重要
·泡药:加水量高出两指节高度(水过多药煎出来太稀影响疗效;水加太少容易耗干),每副药泡十分钟左右,用筷子搅拌至饮片浸润则可。
·煎煮:每副药煎煮两次,每次开锅继续大火再熬不超过十分钟或沸腾两次即可(熬药时间不宜太长,清代大医家吴鞠通形容「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就像香菜久煎芳香挥发掉就不起作用一样道理),第一次煮完药汤倒出加相同量水继续煎第二次,两煎药混匀留存备服,此处要点:开锅沸腾即可,不可过煮久煎。
·服法:每次喝一纸杯量,喝完药后喝热开水盖上毯子取汗,汗不出2小时后继续服药,仍不出汗者每隔两小时喝一次直至微微出汗,病重者一副喝完即煎第二副,症状缓解后改成一日三次服,每次服一小碗量。此处要点:少量频服,兵贵神速。
?注意:吃药期间胃口打开喝小米粥养胃,禁食油腻肥肉、羊肉,禁食生冷、葡萄、西瓜等!服药出汗期间减少出门受风,否则症状会加重。
友情提醒:解表药请务必仔细认真阅读上述煎煮服法文字。以下操作都是错的:解表药煎煮半小时;分早晚两次喝;喝完后不温覆取汗,甚至就出门。上工治未病,比起亡羊补牢,我们更要注意未雨绸缪,《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强调要增强人自身的抵抗力,凝聚正气,邪难侵正,自然能抵御疾病的侵袭,作息规律,劳逸结合,饮食有节,少食辛辣,适当运动,都可以提高防御普通感冒及流感等疾病的能力,同时,在感冒盛行的季节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到人多空气不流通或是流行性感冒频发的的地区,最大程度降低感冒风险,保护自己。而对于患有感冒的朋友也建议需要及时就诊。小贴士-对流感患者的居家护理-·患者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患者使用卫生间后应立即通风,并进行清洁和消毒。·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需戴外科口罩。患者如需离家(医院就诊)需戴外科口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可复工、复课。本文转自白癜风专家坐诊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